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中医药治疗
编号:10193431
急诊非典患者初诊时血常规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90期
     李际强 罗 翌 彭意莲欧爱华 奚小土 方统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临床上凡发热伴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正常或偏低者,在诊断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不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就武断地认为是细菌感染而排除非典型肺炎。

    3.许多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常见淋巴细胞增多,而本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因此发热病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应考虑鉴别诊断排除。

    4.血常规特点仅为非典型肺炎诊断提供参考,临床诊断时一定要结合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等加以综合考虑,才能正确诊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AP)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卫生部所提出的诊断标准中将“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作为临床诊断非典或疑似非典的重要依据,可见血常规检查在本病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3年1~4月在本院急诊就诊的非典患者与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初诊时的血常规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一、资料来源及方法

    1.病例来源

    (1)诊断标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卫生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拟定的诊断标准,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及典型肺炎等,其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2)病例来源

    病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2003年1~4月在急诊科就诊的非典型肺炎及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非典型肺炎病例(简称“非典组”)61例,血常规资料齐全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者22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为32.56±9.64岁;初诊体温最低37.2度,最高体温40.3度,平均初诊体温为38.51±0.69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简称“对照组”)患者151例,血常规资料齐全5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90岁,平均年龄为34.3±21.38岁,初诊体温最低36.5度,最高体温39.8度,平均初诊体温为 38.31±0.64度。两组的性别、年龄及初诊时的体温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2.方法 6l例非典组及151例对照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整理。患者初诊时的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淋巴细胞比例(LYM%)、单核细胞比例(MO%)、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M)、单核细胞计数(MO)、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比(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采用SPSS1O.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应用描述性分析(均数±标准差、构成比)及推断性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α=0.05。

    二、结果

    分析表明:两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容积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http://www.100md.com
    按正常参考值范围对非典组与对照组分组统计,非典型肺炎组中,白细胞计数≥10.0X109/L的有3例(7.0%),白细胞计数<4.0X109/L的有9例(20.9%);淋巴细胞计数<1.0X109的有17例(39.5%);血小板计数<100X109/L的有4例(9.3%)。急性呼吸道感染组白细胞计数≥ 10.0X109/L的有19例(34.5%),白细胞计数<4.0X109/L的有3例(5.5%);淋巴细胞≥3.3 X109/L的有6例(10.9),淋巴细胞<1.0X109/L的有10例(18.2%);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与上述计量资料的分析结果一致。

     三、讨论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变异冠状病毒(SARS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的聚集现象,目前在国内外许多地区流行,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至今还缺乏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临床上根据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检查和X光胸片等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由于本病早期以发热、疲乏、头身痛等为主要症状,咳嗽、咯痰等症状及胸片肺部阴影早期可以不出现,故早期诊断很难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相鉴别,容易造成误诊,不利于本病的及时救治和疫情的控制。由于疾病早期病毒的复制常常会影响到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变化,因此探讨血常规检查对SARS及疑似SARS患者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百拇医药
    本组资料显示:早期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容积比都较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明显的降低。初诊时,非典型肺炎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绝大多数不升高或降低,淋巴计数减少,这与卫生部的诊断标准相一致。本研究发现:非典型肺炎组中有9.3%存在血小板计数减少,而急性呼吸道感染组中所有患者无血小板减少。

    目前资料表明:SARS患者有明显的细胞免疫损伤。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的机理可能是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大量破坏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急剧下降。因此无论在临床诊断或观察病情进展、判断预后上均应高度重视淋巴细胞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观察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更要动态观察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的变化,而其绝对值变化的意义更大。如果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进行性下降,特别是急剧下降者提示预后不良。

    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的变化主要受粒细胞的影响,病毒感染是感染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本病为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与其它病毒一样均可使白细胞及粒细胞的计数减少。2.非典型肺炎患者初起常见高热不退,其在就诊前有许多患者自服多种解热镇痛药,许多含有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药物均会引起白细胞计数下降。因此临床上见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要详细询问其用药史。但本研究中两组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属于各种血细胞数构成比的变化,在非典型肺炎发病过程中由于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则中性粒细胞比例在整个白细胞中的百分比可能升高,所以很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不高甚或降低而中性粒细胞比例反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体内一定发生细菌感染,因此观察中性粒细胞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在非典型肺炎发病过程中十分重要。另外,大剂量应用皮质激素会引起反应性白细胞计数增多,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增高和淋巴细胞减少,但由于本组讨论的是初诊患者,此方面影响不是很大。
, 百拇医药
    本研究发现非典型肺炎患者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容积比明显降低,至今尚无此方面的报道,考虑这可能是SARS病毒大量复制抑制骨髓,减少血小板的生成;或者SARS病毒使血小板遭到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目前该病理变化的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上述血常规特点的对比分析,可为临床医生诊断非典型肺炎提供参考:1.临床上凡发热伴有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正常或偏低者,在诊断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不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就武断地认为是细菌感染而排除非典型肺炎。3.许多病毒性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流行性出血热等,常见淋巴细胞增多,而本病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因此发热病人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者应考虑鉴别诊断排除。4.血常规特点仅为非典型肺炎诊断提供参考,临床诊断时一定要结合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等加以综合考虑,才能正确诊断。, http://www.100md.com